快速通道

关注协会

行业新闻

第三批690亿国补落地!工程机械驶入政策红利快车道!

政策红利、更新周期与新能源革命三重叠加,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十年难遇的发展窗口。“刚拿到500万国补资金,我们就订购了10台新能源装载机。”江苏某工程机械租赁公司负责人难掩兴奋,“设备更新还能拿补贴,这样的机会十年等一回!” 2025年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达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01 政策加码 国补资金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在宏观经济面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5日发布署名文章,强调要“动态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结构”,“加快资金拨付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这标志着“两新”政策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政策设计更接地气:与以往不同,此轮补贴直接发放给消费者而非厂商,有效避免了“先涨后补”等价格乱象。同时建立“四把锁”监管机制,通过数字平台实时追踪资金流向,严防骗补套补行为。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截至7月16日,全国已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突破1.6万亿元。在工程机械领域,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大增17.3%,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柱。 02 市场反应 工程机械销售火爆超预期 政策红利迅速转化为市场动能。2025年1-2月,挖掘机内销达17045台,同比激增51.4%。其中2月单月销售11640台,同比增长99.4%,创下历史新高。 资本市场闻风而动:工程机械板块成为投资热点。三一重工7月挖掘机销量环比暴涨40%,股价两周内飙升12%。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年初至今涨幅均超10%。 “工程机械板块存在明显的春季躁动行情,一般在3-4月出现明显上涨。”行业研究员分析指出。2025年2月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CMI)达106.68,同比增长13.53%,市场正进入超预期反弹阶段。 03 绿色转型 新能源工程机械爆发式增长 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工程机械迎来爆发期。2025年前五个月,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4837台,同比增长74.6%。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销售额将达到32亿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158亿美元。   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电动化:徐工集团推出纯电动挖掘机,充电1小时可工作8小时 甲醇燃料:厦工机械在新疆矿博会展示甲醇新能源装载机,加注时间仅需5分钟 氢能源:三一重工研发氢燃料电池搅拌车,续航突破500公里 “甲醇燃料的低温启动性能优于纯电动方案,解决了矿山作业中续航焦虑的痛点。”厦工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道。这种因地制宜的技术路线选择,正推动工程机械绿色转型走向深入。 04 地方行动 淘汰老旧设备加速更新 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淘汰高排放设备。合肥市近日印发《合肥市推进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工作方案》,对淘汰老旧设备给予0.3万元到5.7万元不等的补贴。 庐阳区生态环境分局迅速行动,组织召开淘汰工作宣贯会,通过政策解读、面对面交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这种央地联动的机制设计,有效放大了国家政策效应。 在江苏,地方政府针对商用车以旧换新细化补贴方案,对老旧营运货车及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换给予高额补贴,并实行“先到先得”管理,激发市场活力。 05 万亿机遇 重大工程引爆设备需求 随着第三批国补资金下达,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多个万亿级重大工程项目为行业注入持续动力: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期20年,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规模 “两重”建设项目: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重大项目 城市更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城市更新与改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给工程机械专用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工程建设期间,砂石、水泥、钢材等物资运输将形成长达数十公里的运输链,对重型自卸卡车和特种运输车辆需求超过50万辆”。 06 周期共振 三重动力叠加黄金发展期 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十年难遇的“三重动力叠加”发展窗口: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投放节奏加快,三季度集中发力趋势显著。设备更新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至3%,叠加中央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仅1.5%。 更新周期已然到来:挖掘机和装载机更新周期一般为7-8年和8-9年,2024年起逐步进入新一轮替换周期。2023年液压挖掘机保有量达191~206.9万台,其中大量设备面临更新换代。 技术革命加速推进:新能源、智能化技术重塑行业格局。高原型设备需适应薄氧环境,匹配高增压比涡轮增压系统;矿山装备向大吨位、长续航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开始在封闭场景商用落地。 行业春天已经到来。随着新一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龙头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提升,现金流改善吸引机构积极加仓。 工程机械行业站在了历史性机遇的关口。那些率先布局新能源赛道、加快智能化转型、深耕细分场景的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  

1.2万亿砸向雅鲁藏布江,中国工程机械正用"抗造神器"在世界屋脊书写新标准!

1.2万亿!不是1.2亿,是后面跟着九个零的1200000000000!这笔钱砸到西藏林芝的群山中,要把雅鲁藏布江这条“天河”摁进水电站的“插座”里。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个工程,但对工程机械圈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超级订单”——而中国工程机械“国家队”,已经端着碗蹲在锅边了。别以为这是“运气好”,能在世界屋脊啃下硬骨头,靠的可不止“胆子大”,藏在背后的,是中国机械从“能干活”到“干硬仗”的蜕变,是工程机械行业从“卖铁”到“卖技术”的翻身仗。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这1.2万亿到底要干嘛?这事对咱们普通人又意味着什么?     一、1.2万亿是多大的“蛋糕”?相当于3.3万个“小目标”,够工程机械圈吃十年   1.2万亿到底是个什么量级?王健林说“先定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这1.2万亿,就是3.3万个“小目标”堆起来的。要是把这些钱换成百元大钞,一张挨一张铺地上,能绕地球赤道快两圈——当然,咱不是来数钱的,重点是这笔钱要怎么花。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要在西藏林芝搞5座梯级电站,说白了就是“炸山、挖隧道、筑大坝”,把江水堵起来发电。但这可不是咱村口修水库那么简单:这里海拔3000多米,氧气含量比平原少一半,冬天零下20度是家常便饭;峡谷里到处是坚硬的花岗岩,比混凝土还硬,挖隧道跟啃“钻石”似的;而且地震带、滑坡区扎堆,施工设备稍微“娇气”点,可能刚开机就罢工。 就因为难,这工程才值钱。1.2万亿投资里,光买工程机械就得占多大头?你想啊,修大坝要混凝土泵车、起重机,挖隧道要盾构机、掘进机,搬土方要挖掘机、装载机,从开工到完工,少说得干十几年。有行业大佬算过,这种超级工程,工程机械的采购和维护费用能占总投资的15%-20%,咱就算15%,也有1800亿——这还不算后续的设备维修、配件更换,简直是给工程机械行业开了个“长期饭票”。 以前咱们总说“基建狂魔”爱修桥修路,那是因为平原工程“好拿捏”。现在敢啃雅鲁藏布江这块硬骨头,说明中国基建已经从“走量”到“拼质”了。而这块“蛋糕”谁能分到最大块?中国工程机械“国家队”“有备而来”。   二、在世界屋脊“搬砖”有多难?普通设备活不过三天,工程机械“国家队”的“抗造神器”凭啥开挂?   别以为有订单就能躺赢,在西藏搞工程,设备先得“活下来”。去年有个新闻,某施工队把平原用的挖掘机拉到林芝,结果开机半小时就冒黑烟——海拔高,发动机缺氧,功率直接掉一半;晚上气温降到零下15度,液压油冻成“猪油”,第二天直接启动不了。后来没办法,又花大价钱从国外买“高原定制款”,结果修了没俩月,零件坏了还得等进口,活活耽误工期。 这就是为啥说“技术硬才是真本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敢接招,靠的就是手里的“抗造神器”。咱工程机械“国家队”产品清单产品齐全,听着像“杂货铺”,其实全是“特供菜”。一般机械在海拔3000米以上会“高原反应”,咱中国的发动机装了“涡轮增压+电控系统”,氧气少也能“大口喘气”,功率只降5%;液压系统用的是-40度耐寒油,冬天开机不用烤油箱,打灰速度比平原还快10%。 更狠的是隧道掘进机。雅鲁藏布江的隧道要挖几十公里,岩石硬度高达200兆帕——啥概念?普通花岗岩才100兆帕,这简直是在“钻钢板”。咱家掘进机刀盘装了“碳化钨合金齿”,跟钻石似的硬,一天能啃30米,而且自带“智能导航”,在地下几百米也不会挖偏。 所以说,不是所有工程机械都能来西藏“淘金”。这里的游戏规则是:谁的设备能“抗冻、抗缺氧、抗颠簸”,谁就能拿到入场券。 三、不止“赚钱”那么简单!中国工程机械要借这工程“打通关”,从“跟跑”到“领跑”   别以为赚了钱就完事了,这工程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是个“升级跳板”。以前咱们买高端工程机械,得看国外脸色——日本的盾构机、德国的起重机,不仅贵,还不教核心技术。十年前,一台进口盾构机要卖3个亿,现在咱国产的只要1亿,性能还更好,靠的就是一个个“超级工程”练手。 雅鲁藏布江工程就是下一个“练兵场”。这里的施工条件比以前任何工程都复杂,逼着企业搞创新:要适应高原,就得研发更省油的发动机;要挖硬岩,就得升级刀具材料;要绿色施工,就得搞电动化、智能化。比如电动起重机、零排放掘进机——这些技术一旦在高原验证成功,以后卖向全球,谁还敢说“中国造不行”? 更重要的是,这工程能帮中国工程机械“打品牌”。以前国际市场总觉得“中国设备便宜但不耐用”,现在雅鲁藏布江这种“世界难度”的工程都用中国品牌,相当于给产品贴了“品质认证”。以后去非洲修水电站、去南美挖隧道,咱就能理直气壮地说:“世界屋脊的活儿我们都干了,你这算啥?” 而且别忘了,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成后,每年能发多少电?有专家估过,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够华东几亿人用一年。这不仅能缓解“西电东送”的压力,还能减少几亿吨煤的燃烧——咱普通人以后电价更稳、空气更好,背后就有这些工程机械的功劳。 所以说,这1.2万亿砸下去,砸出的不只是水电站,更是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这波操作,实际上是帮中国工程机械“打通任督二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四、普通人能从这波红利里捞点啥?别急,你家的股票、电价可能都要变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这些跟我有啥关系?”关系可大了! 先说说股市。工程机械板块今年一直不温不火,为啥?因为大家觉得“老基建没新意”。但雅鲁藏布江工程一启动,整个行业的逻辑都变了——以前是“修路建房”,现在是“能源基建”;以前是“拼价格”,现在是“拼技术”。这种有技术、有订单的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股价能没反应?不光它,整个工程机械产业链,从钢铁、液压件到传感器,都可能跟着“喝汤”。 再说说电价。现在夏天用电高峰,偶尔还会拉闸限电,就是因为火电占比太高,水电受季节影响大。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成后,能提供稳定的“绿电”,相当于在西南放了个“巨型充电宝”。以后咱用电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电价说不定还能降点——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结语:从雅鲁藏布江到世界舞台,中国机械要凭“硬实力”说话 1.2万亿的雅鲁藏布江工程,本质上是一场“国家战略”与“企业实力”的双向奔赴。国家需要稳定的能源,需要“基建狂魔”再上新台阶;中国工程机械需要证明自己的技术,需要从“中国名牌”变成“世界名牌”。而我们普通人,既能享受工程带来的实惠,也能见证中国制造业的“逆袭之路”。 以前总有人说“中国只会搞低端制造”,现在雅鲁藏布江的群山中,中国工程机械的钢铁巨臂正在凿山挖隧——这就是最好的反驳。从跟在国外后面“抄作业”,到自己定义“工程标准”;从卖廉价产品,到输出“中国方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了几十年,终于要在世界屋脊上“扬眉吐气”了。 所以别只盯着眼前的订单,雅鲁藏布江这波“大动作”,藏着的是中国制造业的“野心”:未来的世界工程舞台,得听咱“中国机械”的!(安徽省工程机械协会)  

合肥搬易通MiMA亮相2025年青岛国际物流展

2025年7月17日,备受瞩目的青岛国际物流装备技术展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盛大启幕。该展会以“智能制造,赋能物流”为核心,集中展示了当前物流领域的智能装备与尖端技术成果,成为物流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交流推广的立体化全球一流平台。安徽省工程机械协会叉车分会副会长单位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MiMA米玛)品牌产品亮相展览会。     明星产品矩阵,引爆物流盛会 作为物料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此次以强大阵容亮相展会,全方位展示了其在窄通道及AGV无人叉车本体领域的搬运设备及解决方案方面的成果,充分彰显出企业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突出的创新实力。 MiMA展位: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A4馆B7 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此次展示的窄通道系列叉车,凭借多项突出优势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该系列叉车具备窄通道高位仓储、长物料转运、库内外一站式搬运等优势,能够适应电商、医药、食品、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的物料搬运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高效专业的物料搬运解决方案。 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创造价值 为了让客户获得更全面的服务体验,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的专业销售团队采用 “产品讲解+实操演示” 相结合的方式。从设备参数的细致解读,到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展示;从现场亲身体验产品性能,到售后保障体系的详细说明,凭借全方位的专业服务,赢得了在场客户的一致好评。 此次参展,是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践行“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智能的物料搬运解决方案”使命与“打造超窄通道电动叉车和AGV车体世界一流品牌”愿景的生动实践。通过与客户深度沟通,推动解决方案与用户场景深度融合,既巩固了与老客户的合作情谊,也为拓展新市场搭建了坚固桥梁。 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 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创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高端电动叉车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员工人数超700人,拥有超140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340余项国家技术专利,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20+,并参与起草与制订9项国家标准,是安徽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并在国内广州、天津、杭州、苏州、成都、济南等地布局营销服务中心,拥有300余家代理商和经销商网络,能够快速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及时的服务。 企业文化 公司始终以“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智能的物料搬运解决方案”为使命,以“打造超窄通道电动叉车和AGV车体世界一流品牌”为愿景,坚守“诚实守信、勤奋务实、开拓创新、成就客户”的核心价值观,持续研发推出行业领先的创新性电动叉车产品。至今,已有超十万台专业化电动叉车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助力社会发展。

协会书记王东升为党员讲授“七一”专题党课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协会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引领全省工程机械行业同仁,更好服务“七个强省”大局,共同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7月1日,省工程机械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东升以《党的“八项规定精神与作风建设”为协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主题,为支部党员讲授“七一”专题党课。        王东升从党的“八项规定精神”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准则;从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讲授。他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这一关键领域的“第一刀”和突破口,是党的建设在新时代的深化、细化和创新实践,这既是党的历史经验结晶,更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撑。这些理论武器为协会发展指引方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企业都面临着很大挑战,协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着力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服务大局。他强调,我们要时刻铭记党员身份,牢记初心使命,要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务实工作作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程机械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共同谱写安徽省工程机械行业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2025年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开展“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和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持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宣传,不断提升公众特种设备安全意识,6月29日,2025年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在安徽省科技馆成功举办。活动以“守护特种设备安全,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专家讲解、知识问答、资料发放、宣传片播放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全面强化社会特种设备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各单位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向市民介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规范、日常维护要点及应急救援知识。现场解答市民疑问,并通过互动体验,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类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避险逃生知识。            活动围绕“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主题,通过开展《电梯安全知识与安全使用》《如何安全乘坐大型游乐设施》等知识讲座及问答,将安全理念转化为“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安徽省特种设备协会承办。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特种设备处处长黄长安,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处二级调研员程军,安徽省特种设备协会秘书长胡为祖,包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领导莅活动现场指导。相关特种设备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及行业协会共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我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东升参加专项培训

6月25日上午,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度厅管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党员会长)培训班在合肥正式开班。作为省工信厅行业党委成立后的首次专项培训,本次培训聚焦厅管社会组织负责人能力提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英春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     程英春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一是要深刻认识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任务,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现实需要,是破解自身发展难题的内在要求。二是要精准把握当前厅管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通过将党建指导、业务指导、综合监管纳入厅行业管理协会商会党委工作范畴,使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转型发展实现突破。三是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建会建深度融合;坚持规范发展,实现自身建设全面过硬;充分发挥作用,做到服务大局有为有位。     本次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围绕新形势下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系统性学习研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强化担当作为,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     本次培训为期三天,课程设置丰富多元。省委党史研究院、省文史研究馆、省委社会工作部、省直工委党校等专家教授将从理论高度与实践维度开展专题授课,深度解读政策导向与工作方法;省内多家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还将通过座谈交流、现场研讨等形式,分享党建工作创新经验与实践成果。     安徽省工程机械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东升全程参加培训。安徽省工程机械协会作为我省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组织,始终坚持党建为引领,积极参与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为协会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协会将认真学习借鉴培训成果,持续加强党建促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徐工“双擎领航 巅峰竞G ”全国挖机机手争霸安徽海选赛在巢湖举办

                 6月19日,在美丽的巢湖岸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徐工“双擎领航 巅峰竞G ”全国挖机机手争霸安徽海选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诸多选手同台竞技,为业界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工程机械比武大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快速迭代更新,工程机械新型人才需求也逐日递增。本次大赛旨在促进工程机械行业操作手技能提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将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激烈角逐,十八名“挖机达人”以超强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此次比赛项目为土方装车,作为本次比赛的主力机型,徐工XE215EV挖掘机配置大容量423kW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单次满电续航8小时,整车支持双枪直流快充,充电1.5小时即可实现“满血复活”,即用挖掘机装满容量为20m³的宽体自卸车,用时最短者获胜。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们整装待发。尽管天气炎热,却也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比赛现场气氛紧张刺激,伴随着挖掘机的起承转合与大臂起落,一台台自卸车被装得满满当当。纯电动挖掘机XE215EV与燃油版实力悍将XE215G同场竞技比赛过程中,徐工XE215EV纯电动挖掘机以“零排放、低油耗、高能效”的显著优势,展现出了超长的续航能力与高效的作业性能,精彩的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赛的理念不仅停留在单纯的技能竞赛,更深入地反映出安徽的产业发展需求。这是一个以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赛事,显示出了对地区经济推动的重要作用。赛事期间,安徽省工程机械协会会长王东升表示,这场比赛既是技能的展示,也是发挥技术及市场优势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举措,更是对职工劳动精神的激励,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应有的自信与担当。        此次机手争霸赛,徐工挖机用实际行动助力机手提升技能展现自我,为客户带来价值升级。未来,徐工挖机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追求客户满意,打造客户价值感知的差异化优势!        最终谁能捧起冠军鼎,我们拭目以待!  

协会座谈搭桥梁 产业对话谋共识

       6月5日-6日,清华启迪之星(咸宁)联合启迪包河科创中心,牵线咸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明凤一行走进合肥,深入当地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及产业园区,围绕装备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展开深度对接,以创新资源联动破解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6月5日下午,安徽省工程机械协会会长王东升热情接待朱明凤一行。座谈会上,王东升详细介绍协会起源、会员企业资源及行业生态,朱明凤围绕咸宁人文地理优势、主导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及营商环境作重点推介,特别提及智能产业制造园建设进展。参会企业家结合自身业务,就技术转化、市场拓展等与朱明凤一行深入交流。双方聚焦产业差异化发展,探讨在装备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的资源互补与合作路径,并约定近期赴咸宁实地考察,推动意向合作落地。             6日,考察团先后走访合力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俊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合锻智能,考察团深入生产车间,了解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就咸宁装备制造产业链配套合作展开探讨。         在俊基智能(已在咸宁布局厂房),朱明凤与企业高管座谈,重点沟通现有项目进展及后续合作需求,强调咸宁将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扩大产能、深化区域布局。企业方表示,看好咸宁产业生态,期待进一步拓展研发、生产等多维度合作。         参加此次考察的人员还有咸宁高新区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园办副主任胡巧玲,咸宁高新区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园办招商部部长施威,启迪包河科创中心执行总经理查鹏程。

2025叉车行业大会暨叉车联盟第十一届年会在东莞召开

                5月25日,以“焕新  聚力  共创”为主题的2025叉车行业发展大会暨叉车同业联盟十一周年庆典在广东东莞举行。三一叉车、比亚迪叉车、斗工叉车、宝久叉车、别格乔叉车、天宇力士、江苏擎苍、上海宇帆、火炬能源、亚能能源、宇帆电气等整机与产业链企业代表,通过技术研讨、产品展示等多元形式,共绘行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我会叉车分会会长张民生应邀参加会议。         三一叉车项目总经理冯振礼向大会的召开献上最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值此全球制造业迈入"中国智造"黄金窗口期之际,作为本次大会协办方,三一机器人衷心欢迎各位行业精英共聚东莞。让我们以"焕新·聚力·共创"为号角,在智能物流装备的新赛道上,继续做彼此最值得信赖的战略同盟军!十一年风雨同舟,我们亲历了中国叉车行业行业的变化,时代已经到了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这一历史性跨越。正是我们行业同仁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共同书写的时代答卷。         叉车同业联盟主席郑久斌感谢大家齐聚2025叉车行业发展大会!十一年同行,中国叉车业已跻身全球创新前列。他表示,十一年来,联盟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共创共赢的初心,在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和协同发展中不断焕发新动能。今天,我们再次汇聚于此,不仅是为了回望初心,更是为面向未来蓄势赋能。让我们以"焕新·聚力·共创"为指引,共启智能物流新篇章!        未来,叉车行业将在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等多重趋势下加速演进。联盟将持续搭建沟通桥梁、共享平台,与广大企业一起聚合资源,激发潜力,在智能物流装备的大潮中,稳舵远航、共创辉煌!

共 160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61
前往